血糖监测,第一滴血到底要不要?

版本前瞻 2025-10-03 07:22:22

调查研究

在国内多项研究显示:在手部清洁情况下,用75%乙醇擦拭采血部位,待干后进行穿刺,避免用力挤压,采用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与留取静脉血做生化血糖监测作对比,均无统计学意义,通过更为精确地将血糖划分不同区段,可观察到血糖值不太高的情况下, 第一滴血测定值更为接近实际血糖值。在血糖值过高时,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。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,快速血糖测定有可能会高估患者实际血糖值,尤其在利用第二滴血时,有可能会造成对医疗决策制定的影响。

建议

只要按规范操作,可以采用第一滴血进行血糖监测。但是,在急危重症、休克、末梢循环差等患者中,血糖过高、过低时,末梢血糖监测应与静脉血生化值、动脉血气分析值相结合,避免临床决策失误。当然,护理人员及患者要加强对末梢血糖监测规范的学习,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

在使用血糖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
1. 采血部位清洁。

2. 用75%酒精消毒,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,否则血糖值会偏高。

3. 采手指血时,避免用力挤压,否则会产生错误的低值结果。

4. 测量时请勿抓握血糖仪插试纸附近的地方,因为此处内部为温度传感器。

5. 将检测试纸插入仪器后,一定要在2min内完成操作过程 。试纸开瓶后要在3个月内用完 ,否则对监测结果有影响。

6. 静脉抽血和指端采血都是创伤性操作,操作过程中要遵守无菌技术,并要作好采血前心理护理,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,情绪紧张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,血糖也可随之增高,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。

7. 储藏试纸时不要温度过高或放在冰箱内,应保持试纸干燥。

8. 在应用血糖仪时,还应注意该仪器保养、定期检测。

(杨中沛)

参考文献:

[1].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. 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[J]. 中华医学杂志, 2016, 96(36):5-5.

[2].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(2015年版)[J]中华糖尿病杂志,2015,7(10):603-613.

[3].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: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-2017.ADA官网.

[4]. 佚名. 自我血糖监测选择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?[J]. 临床荟萃, 2014(9):1018-1018.

[5]. 王晓黎, 李敏, 单忠艳. 选择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[J]. 中国糖尿病杂志, 2014, 6(6):368-371.

[6]. 申忠琴, 王青, 向菲,等. 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糖监测的相关性研究[J]. 护士进修杂志, 2014(19):1774-1775.

[7]. 苏小游, 吴笑英, 周心禾,等. 不同情况下微血管全血糖第一和第二滴血检测值差异研究[J]. 糖尿病新世界, 2016, 19(8):60-63.

[8]. 张泽待, 孟朝琳, 吴小彬. 8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调查[J]. 中国护理管理, 2014, 14(5):545-547.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
来源:中卫护研院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联系电话:0731-85054048

文库:护士专有的精品文库

视频号: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

买书:护理书籍,点击下面“阅读原文”

关注: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